聯系
電話
400-680-6809
021-69286668
城市地面的交通擁堵造成"塞車"已經是司空見慣,事實上,頭頂看似廣闊的天空,擁擠繁忙程度也許不亞于地面。去年全年,全國機場飛機起降總量達856.6萬架次,比上年增長8%。以首都國際機場為例,從早晨6時到夜晚9時,每3分鐘就有一架飛機起飛。隨著航班越來越密,"塞機"現象時有發生,空管調度的挑戰也在增加。
民航進入大眾化時代,一方面是越來越旺盛的民航出行需求,另一方面是有限的空域、人才等航空資源。最近,民航局發文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運營民用機場,同時要求加強新設航空公司市場準入管理,政策"一松一緊",將帶來哪些影響?能否化解資源不足的矛盾?
空域資源有限,航班密度越來越大
根據中國民航局的數據,截至2016年6月底,民航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455.9億噸公里、旅客運輸量2.3億人次、貨郵運輸量313.3萬噸,同比分別增長12.5%、10.8%、4%。
"民航業增速連年都達兩位數,運輸總周轉量、飛機數量和航班數量都在快速增長。"中國民航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劉光才表示,熱門航路基本上都處于"爆滿"的狀態。
航班越來越多,自然需要更大的空間才能容納。據了解,民航空域每年也在增長,不過增速僅在1%—2%左右,與航空運輸10%以上的增速相比,剪刀差越來越大。
空域資源有限,如何提升空域資源保障能力?"一方面是要提高民航空域使用效率。事實上我們的空域使用效率、管理水平伴隨著民航的發展也一直在提升。"劉光才表示。今年上半年,機場平均放行率80.44%,同比提高10.36個百分點,航班正常率為77.03%,同比提高11.86個百分點,"十年前,航班正常率為80%左右,與今天的數字差不多。但是十年間航班量突飛猛進,保持這個數字穩定的背后是服務管理水平的大大提升。"劉光才說。
空運另一方面,擴大民航可用的空域資源也迫在眉睫。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,空域資源需要通過深化空域管理體制改革來解決,目前國家正在積極推進改革,更加有效地開發利用好空域資源。
航班越來越密集,也考驗著航空公司"平衡的藝術"。"航空公司作為市場主體,必然以追求利潤為目的,航班安排越密,飛機利用率越高,利潤也越大,但同時延誤風險也越高,飛行員工作時間越長,安全隱患也越大。"劉光才認為,處理好安全、效益、服務質量的關系,是航空公司永恒的課題。
400-680-6809
021-62211096